北大图书馆

毛泽东回家为母奔丧,毛泽民告诉他一件事,毛泽东痛哭失声

1959年6月25日的清晨,专列缓缓驶入湘潭车站,站在车窗旁的毛泽东目光紧盯远处的韶山山脊。身边工作人员记得,他反复低声嘱咐:“别忘了把母亲的照片拿好。”照片装进皮箱的那一刻,这位身经百战的国家领袖忽然沉默良久,似在回味一段早已尘封的往事。

韶山 毛泽东 北大图书馆 毛泽民 文七妹 2025-10-14 16:13  2

从北大图书馆延伸出来的梦——邓铭君物理类631分考取湖南大学

那是一个蝉鸣如织的夏日,我作为高一学生随正源母校奔赴北京励志行。当脚步踏入北大图书馆的刹那,喧嚣被书香悄然吞噬,连呼吸都变得虔诚。抬眼望去,书架如林,层层叠叠向天际伸展,每一册书都似沉睡的思想,静候着觉醒的刹那。而穿梭于书海间的身影,却让这份静谧有了生命——北

物理 湖南大学 北大图书馆 曾晓辉 邓铭 2025-09-21 16:17  3

胡适父子的悲剧

胡适对胡思杜寄予厚望,原本希望他长大后能去清华北大读书,可胡思杜从小身体虚弱,经常请假在家的缘故,学习进度跟不上。后来胡适将他送去美国,但到美国后,他不仅没把重心放到学习上,还染上了吃喝玩乐的恶习。读了八年书,换了两所学校,还是没能顺利毕业。

舒生 胡适 北平 北大图书馆 胡思杜 2025-08-05 10:38  6

名家读书丨袁行霈《书趣》

袁行霈,字春澍,1936年生于济南,江苏武进人。当代著名古典文学专家。1953年袁行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。1957年北大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。1992年,袁行霈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、《国学研究》主编。2000年又出任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。200

读书 北大图书馆 书趣 袁行霈 静嘉堂文库 2025-06-27 13:57  11

《觉醒年代》:思想启蒙的历史华章

于和伟饰演的陈独秀,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、发起者和主要旗手,在剧中展现出坚定的信念与卓越的领导才能。他在创办《新青年》杂志时,四处奔走筹集资金,为传播新思想不遗余力;面对封建势力的打压与质疑,他毫不退缩,据理力争,在北大的演讲中,激情澎湃地呼吁青年追求自由、

历史 觉醒年代 辜鸿铭 北大图书馆 侯京健 2025-06-10 20:06  9